欢迎访问 莒县人民法院门户网站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> 法院文化

持为民初心 担责任使命

来源:   发布时间: 2024年05月30日

持为民初心 担责任使命

民事审判一庭 于海鹏

基层法院是司法审判的主战场,是服务群众、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线,从“小案事不小、小案不小办” 到“如我在诉”,再到“案件到我为止”,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、为人民司法,切实实现案结事了、定分止争,始终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。

案件到我为止,是一种责任意识。从事审判工作,接手每一个案件,就意味着承担起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,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处理案件,不仅仅是对案件本身的负责,更是对当事人、对社会公正的负责。作为一名法官助理,我们从事的大部分审判辅助工作都是处理程序性事务,排期送达、鉴定质证、诉前保全等,每一步程序都有严格的要求,都需要我们尽心尽责去处理,以最严谨的态度确保司法程序合法合规,确保裁判文书经得起检验,才能把事务办清、把事实查清,保障案件得以公平公正处理。

案件到我为止,是一种专业精神。司法实践中的疑难问题浩瀚庞杂,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和审判技能,以专业的视角审视问题,以专业的手段解决问题,力求每一起案件都得到最专业化的处理。近两年,我所在的审判团队负责专业化审理劳动争议案件,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及劳动者法律意识的提高,劳动争议诉讼请求呈现出集中化、复合化的趋势,劳资双方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烈,如果处理不当,极易引发群体性纠纷。所以,在劳动争议审判中,必须将涉劳动争议相关法律法规吃透、学精。我们在案件审理时,只有多进行一次类案搜索,多在法答网进行一次提问,多提交法官会议进行一次研讨,才能更好地把道理说清、把法律讲清、把劳资双方权益兑清。案件到我为止,需要以专业化的审判,保障诉讼双方权益,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案件到我为止,是一种服务意识。司法不单纯是冰冷的法律适用,更蕴含着温暖与关怀的丰富内涵。良言一句三冬暖。当事人遇到矛盾纠纷,心中或多或少有不愉快,一句将心比心的温暖话语,一次耐心细致的调解答疑,冷冰冰的法条才能热腾腾 ,通过传递司法的温度,切实做到案结事了。记得去年年末处理的一起健康权案件,被告之一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,因为儿子停车问题与邻居发生争议,母子俩与邻居发生了肢体冲突,致邻居受伤诉至法院。在组织庭前调解时,老人坐在被告席上面露怯意,一直在默默地抹着眼泪,身体还不住地在颤抖,对我询问的几个问题只会重复地说着“我不清楚,我不清楚”。见此场景,我意识到只有先宽慰纾解老人的心情,调解工作才能得以继续。我将老人领到审判庭外,听老人说了一下事情经过和心里的不安,再和老人儿子分析了一下对方的调解意见,在老人心情平静下来后,让双方坐在一起进行了调解,最终案件得以和解,老人在离开时终于面露笑容。在民事审判一线,越是标的额小的案件,越有可能是“气头上”的案件,我们只有多一份耐心和理解, 以“如我在诉”的服务意识才能把问题讲清楚,把“心结”打开。

案件到我为止,不仅是一句誓言,更是一份行动指南。作为一名在民事审判岗位的法官助理,我将始终秉持高度的责任感,坚守公正底线,坚守司法为民初心,让每一起案件的处理都能成为正义的注脚,让法律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。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