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> 法院文化 > 法官随笔

法官当如竹

来源:中国法院网   发布时间: 2017年12月13日
  古之文人墨客向来喜以竹入书。唐有张九龄“高节人相重,虚心世所知”,元有杨载“风味既淡泊,颜色不斌媚。孤生崖谷间,有此凌云志”;清之郑燮更甚,“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”……无不将竹之优秀品质写至极致。
  古人尚能如此爱竹、惜竹、尚竹,今日之法律人亦当如竹。
  经霜不凋,四时长茂。纵有霜雪压头,也不畏寒而倒,任他东西南北风,也会偃而犹起,挺拔而立。法官当如竹,作为司法改革的排头兵,法官们亦当强项风雪、迎难而上、攻坚克难,时刻保持昂扬的斗志。
  虚怀若谷,中空有节。“未出土时先有节,及凌云处尚虚心”。它不闻达于莽林,不慕热闹于山岭,性质朴而淳厚,品清奇而典雅,外强中干。法官当如竹,当有如此的情怀、态度和气节——当为时有敢作敢为之勇气,不为时亦恪守谦虚谨慎之道、亦有不越雷池之节。
  弯而不折,折而不断。它柔中有刚,看似高挑淡薄,实则筋骨壮实,正所谓身虽遥、根不动,头虽摇、腰不折,任风雨飘摇,却终不为五斗米而折腰,“不为纯色染,独立严寒中”。法官当如竹,当以清风朗月般的心态直面金钱案、关系案、人情案,不为世污而放弃法官的底线和原则,以素净的姿态玉立于天地之间。
  甘于寂寞,不慕虚名。“一节复一节,千枝攒万叶。我自不开花,免撩蜂与蝶”。它无牡丹之华丽,亦无松柏之伟岸,然却享盛誉而谨持,不浮躁、不张扬,亦庄亦谐。法官当如竹,乐于与孤风为伴、以明月为枕、寻蝉鸣之乐、思法治之题。
  法官当如竹。如能将竹的品质和操守内化到骨髓血液中,升华为当代中国法官的精神标记,定将助力中国法治进程!
  
  来源:中国法院网
  作者:阮玮
  作者单位:云南省富宁县人民法院
关闭
版权所有:潍坊市坊子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:鲁ICP备13032396号
地址: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六马路71号 电话0536-7661513 邮编:261200